人民网成都4月9日电 (王凡)4月8日,由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等主办的2025年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大会在四川达州举行。大会,汇集院士专家和企业家交流研讨,为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高水平发展建言献策。
会上,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四川将玄武岩纤维产业纳入先进材料产业提质倍增重点方向予以培育,已初步建成涵盖矿石开采、原料均化、原丝生产、复合材料、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
同时,达州是四川省玄武岩纤维产业“一体三翼”战略布局中的“一翼”,达州高新区已入驻23家玄武岩纤维及后制品生产企业,武岩纤维原丝年产能1.3万吨,是全国玄武岩纤维产业重要基地之一。会上,达州高新区及辖区企业签订8个合作项目,主要涉及原丝供应、玄武岩纤维制品应用与开发等。
此外,东南大学和达州高新区管委会在会上联合发布了《2024年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解析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国内国际发展现状,和技术瓶颈、未来发展的新趋势等。
《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玄武岩纤维产量呈现增长态势,去年全球超六成的玄武岩纤维产自中国。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球玄武岩纤维年产能达到50万吨、产量8万吨,其中我国产能30万吨、产量5万吨。从终端使用形式看,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占据超过58%的市场占有率;从终端使用行业看,建筑与基础设施、汽车及运输分别占了34%份额。
目前,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领域持续扩张,性能及环保优势凸显。在土木工程领域,短切玄武岩纤维运用于沥青路面,可提升路面高低温抗车辙、抗裂、耐疲劳性能;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于无人机与航空器结构材料,可提升防辐射和抗干扰能力,同时降低自重。业内对玄武岩纤维的热度呈持续上涨之势,反映为玄武岩纤维及BFRP(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论文数量大幅度增长,其中在土建交通领域研究的热度最高。
《报告》认为,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需突破技术瓶颈和市场制约。具体而言,在技术方面,应加强玄武岩矿石筛选和均质化技术等原料预处理技术,提升纤维成型技术水平等。在市场方面,玄武岩纤维价格低于碳纤维,但高于玻璃纤维,成本竞争力不足,并且与玻璃纤维应用场景重合度高,缺乏特色应用场景和针对不一样行业的设计应用标准等。
《报告》建议,下一步应着力研发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改性技术,提升性能与稳定性;针对不一样的行业开发新的复合材料制品,满足差异化需求,并编制行业标准,促进制品覆盖更多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