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万博网站网页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柴油发电机组源头制造专注生产研究十年 欧盟标准 双效合一
全国咨询热线:400-801-8834
热门关键词: 康明斯 玉柴
成功案例
联系我们
400-801-8834

手机:18252604415

邮箱:meaopower@163.com

QQ:65605713

地址:泰州市鲍徐扬子东路22号

当前位置:新万博网站网页版 · 首页 > 成功案例

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发布能否助钠离子电池实现逆袭?

时间:2025-04-10 15:23:13 作者:新万博网站网页版 点击:1 次

  

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发布能否助钠离子电池实现逆袭?

  全球首个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由中科海钠发布,电芯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超165Wh/kg,快充模式下循环寿命可超8000次。

  2.钠离子电池在商用车市场具有成本、安全性和稳定能力优势,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和量产预期较为乐观。

  3.由于钠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钠离子电池在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仍具有与锂电池竞争的实力。

  4.然而,钠离子电池在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方面仍与锂电池存在差距,目前尚未在乘用车领域实现大规模上车。

  5.未来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并存发展,各自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全球首个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近日由中科海钠发布。中科海钠称该方案所用电芯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超165Wh/kg,能在20分钟-25分钟快速完成0-100%充电,快充模式下循环寿命可超8000次。

  因钠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在锂价狂飙的2021年,钠离子电池进入行业视野,被认为是锂电池的替代品。但其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低,在乘用车领域一直并未实现大规模上车。眼下锂价进入下行周期,钠离子电池的替代优势减弱。

  如今企业将钠离子电池应用场景瞄准在商用车领域,意欲何为?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商用车市场作为钠离子电池的突破口,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和量产预期均较为乐观。商用车对电池的成本、安全性和稳定能力有着较高要求,钠离子电池在这样一些方面的优势较为突出。但他也认为,对于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应保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未来钠离子电池和锂电池将处于相互补充、一起发展的关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为53.2万辆,同比增长28.9%,市场渗透率17.9%。其中,新能源客车和新能源货车渗透率分别为27.8%和12.9%。相对于新能源乘用车近50%的渗透率,商用车的新能源化仍需提速。一方面,商用车的使用场景更复杂,长途运输场景中电动重卡仍存在弊端。另一方面,重卡等运营车辆加上电池后自重会较大,相对会挤压运输货物的重量,购置成本也高。

  为何将钠离子电池瞄准商用车市场?中科海钠总经理李树军公开表示,商用车的生产工具属性,本身要求充电要快,快充要能充满,还需要寿命长,当前常规电池无法做到。

  袁帅表示,首先,钠离子电池原材料钠元素资源丰富,大规模应用时具备更高的性价比。其次,钠离子电池在高温及低温条件下表现出优越的稳定性,适合商用车等极限工作环境。此外,目前钠离子电池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和循环寿命也在提升中。他认为,商用车市场作为钠离子电池的突破口,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和量产预期较为乐观。

  在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看来,随技术的不断成熟,钠离子电池在商用车市场上的应用前景广阔。预计未来有更多的商用车制造商考虑采用钠离子电池,实现大规模量产的可能性较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就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未来计划等联系中科海钠,截止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2021年锂价狂飙,钠离子电池凭借钠元素丰富且成本低廉而进入行业视野,被认为是锂电池的替代品。

  2021年7月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计划将钠离子电池应用于电动车领域。2023年,宁德时代宣布钠离子电池首发落地奇瑞车型。2023年底,孚能科技与江铃新能源合作推出的首款钠离子电池纯电A00级车型正式下线月江淮钇为钠电版“花仙子”上市。

  2023年下半年开始,锂价下行,钠离子电池的替代优势减弱。时至目前,钠离子电池并未在乘用车领域实现大规模上车。

  从成本来讲,目前钠离子电池价格约为0.5元/Wh;而在锂价不断下跌的情况下,钠离子电池的价格上的优势已不明显。

  上海有色网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100Ah方形磷酸铁锂电芯价格为0.346元/Wh,6系方形三元电芯价格为0.495元/Wh。从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来看,目前钠离子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普遍在90-160Wh/kg之间,远低于锂电池的300Wh/kg。

  袁帅分析,钠离子电池的上车进度相对缓慢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种原因是乘用车市场对电池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充放电速率和循环寿命等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钠离子电池在这样一些方面与锂电池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锂电池产业链已经相对成熟,市场接受度较高。如果无法突破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的技术瓶颈,钠离子电池只能搭载在低速、低续航等低端车型以及一些两轮车上,难以涉足中高端车型市场。

  从原材料资源来看,钠资源在地壳中的储量丰富且分布均匀,成本低廉,是地壳中锂资源储量的400倍以上。袁帅认为,钠离子电池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安全性、环保性和宽温特性等方面优势显著,这些优势使得钠离子电池在某些特定应用场景,如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仍然具有与锂电池竞争的实力。

  今年3月,宁德时代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正在开发第二代钠离子电池,第二代钠电池性能指标已经与磷酸铁锂电池接近,只要能形成规模化应用,钠电池的成本相比磷酸铁锂电池也会有一定的优势。

  中科海钠也表示,将发布第二代钠电池产品。此外,超威、蜂巢能源等企业在钠离子电池方面均有布局。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中国钠离子电池2025年规划产能将达到60GWh(吉瓦时)。在全世界内,预计到2026年,钠离子电池需求将达116GWh,储能领域应用占比最高。

  张新原认为,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钠离子电池有望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包括商用车、低速电动车、储能等领域。未来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并存发展,各自占据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两种技术也将相互促进,推动电池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未来,钠离子电池和锂电池是相互补充、一起发展的关系。”袁帅表示,在特定应用场景下,钠离子电池有望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主流选择。而在其他应用场景下,锂电池则将继续发挥其高性能的优势。